2011-06-07

迷失過後-逃避

赴德將近四個月,大部分人對交換生的生活都是憧憬、幻想、美好的。於我而言,這些當然存在,亦是在社交網站容易予人的感覺,呈現的「悠閒生活」甚至是使人 羨慕。不過,這四個月來,卻切切實實地發生了兩次的挫敗加一次的混沌般的迷失。這篇文章,目的是記下這數次經歷帶來的反思;也許,數年後這會救自己一命。

若數在學途上的無力,該是新加坡回港,語文上出現障礙;中五會考模擬試數感盡失,看著老朋友如同陌路人;中七高考模擬試的大病一場,感受著努力後的無力。自從三年前的那次,已經很久沒嘗過很大的挫敗、無力與迷失。

赴德半個月,開始上密集的德語課程,星期一至星期五,朝九午一,六個星期。班上同學個個均已說得一口流利的德語,課上不單止全德語講解語法,更要以德語進行 討論,從柏林地區特色,到柏林歷史,甚至德國政治的政黨也會涉及。在香港的德語課大多以情景式教學,亦即情景以外,如啞如聾。這是我上德語課後兩週第一次 感受到的無力,在班上彷如一個「自閉仔」,甚至是毫不存在。也許與人在異鄉相關,面對付了五百歐的課程,我竟想一走了之。學其他交換同學,蹺課旅遊不是更 好嗎?何苦要每天被德語轟炸四小時?幸好,欲逃之時,自由大學哲學系有一研討會。本打算純粹見識和感受一下歐洲的研討會,想不到,在其中聽著一眾學人以德 語作討論。正因聽不懂,卻使我記回學德語及赴德的目的,便是要讀懂德語的康德,與明白眼前的知性交流。就這樣,咬緊牙關地繼續接受轟炸式的德語。再過兩 週,情況便好多了。

德國的學期比其他地方遲開課,柏林自由大學則是四月中才開課。這學期選了德語、劇場學有關身體的美學導論、哲學系的媒 介哲學及洪堡哲學系的音樂哲學。這些課全以德語授課,當然看的閱讀材料是德語。「身體」那課我選了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題目,豈料事後才得知是眾多匯報當中最 多頁數的。我已早一個月作準備,但一頁把字查出個英語翻譯,還未當中的意涵理解,已用了半小時。進度緩慢,後向老師問可否轉匯報題目,但老師指其他匯報題 目已分配好了,於是找了一位未有匯報題目的與我一起匯報。本以為好點,但那位同學認為該大家也把文章看畢,繼而討論如何匯報。這即沒有使情況改善。到了匯 報前兩週,我竟又萌生「一走了之」的念頭,這念頭甚至是匯報當天的早上仍然存在。最後,因為不欲出賣那一起回報的同學,完成了那爛透的匯報,但總算涯過 了。

其實,逃避的念頭固不是大惡,甚至是正常。事後與老爹的通話,他直言:「這不像你啊!」對,這不是我。我的性格是傾向遇強越強的。為 何我對自己的要求那麼嚴,連逃避的念頭也不欲有?因為我認為「逃避」就如毒品。反正,也逃過一次了。「逃避的念頭」就如「吸毒的念頭」,若其一直存在,這 次不試,下次不試,總有一天會試。一旦嘗過,慢慢便會成為慣性、習慣;再遇難關時,便會選擇逃避。幸好,最後兩次也闖過了。「闖」亦是我面對難題的方法。


[續]

2011.6.7 柏林自由大學電腦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