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2

己和宇之間-六翻自己之《六人獨舞》(刊於《舞蹈手扎》Aug/Sep 2010)

文:馮顯峰
圖:Jesse Wong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16996&id=677398989)
Seeforpig Kwok (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209214&id=655997222)
(這夜筆者欣賞的是當代舞,不要說當代舞,就連舞蹈這一藝術也令不少人卻步,因著其無言的難明而卻步,而當代舞更可說是不同舞種中更難明的。筆者,賞舞的經驗 也是短短一載多點兒,而這次更只是筆者第五次欣賞當代舞,實屬初哥,以致以下舞評未必太專業,亦未必太獨到,但也希望讓這世人以為難明的藝術,稍稍變得淺 白點便好了,亦藉文字把是夜記憶凝住。)
2010年5月8日於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上演了「六翻自己」的第二回── 《六人獨舞》。「六翻自己」是由六位由香港出身三十歲前的舞者(分別為張學良、王丹琦、梁芷茵、黃靜婷、許俊傑及郭曉靈,六人皆是香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 三男三女的陣容是要道出舞蹈可非其中一個性別的專利嗎?)及好幾位幕後統籌的結晶品,目的為九個字:「發展 呈現 香港 現代舞」,乃香港當代舞的真實探 險。其第一回是這六名舞者到不同的地方探索,進行了六場不同的環境舞蹈。可惜筆者因為消息不靈光,無緣欣賞第一回,只好「跳步」欣賞第二回──六人獨舞 吧!經過第一回的環境舞蹈,未知一個又一個的地方會為這六位年輕編舞家帶來甚麼衝擊,他們又會呈現怎樣的畫面,搞動觀眾的心扉呢?
入場時,因為是夜是六段獨舞的關係選了第二行中間的位置。此時,台上有一排骨牌井井有條的立著,但相信稍後便會一塊一塊倒下吧。坐下時回想(算是)筆者的第一位當代舞老師──梁家權先生說過類似的說話,「不需要追求(理性上的)明白,只要當下的感受便是了……」。
井底之蛙
節 目正式開始,一支聚光燈照著一位舞者,張學良。燈光好像為他劃出空間的界限,張只能在這空間中舞著,緩慢地舞著,不久這小小的空格似乎已不能滿足他,他嘗 試突破那空間,一試,另一支聚光燈亮了,為他開闢了多一格的舞池,跳著、踏著……舞池又多了一格,又多了一格……就是這樣張便走到骨牌的起點;同時,舞池 又只剩一格,舞台後面出現了一排數字隨時凖備倒數。張推下第一塊骨牌,骨牌一連串倒下,張與觀眾的視線沿著骨牌倒下,停留在終點幾層高的層層疊上。牆上的 數字開始倒數,張捉了狂似的把骨牌的木塊推至層層疊下,竭力把把木塊放在層層疊之上。因為設了一支咪在台邊,木塊堆搭的回音充斥劇場,令劇場中形成了一種 無形的壓迫感。急速的堆砌使大樓開始搖搖欲墜;再塔一塊,大樓迅即倒下,其聲音劃破了之前的壓迫感,凝住觀眾的呼吸;下一秒,台上台下的人心中也湧出一股 沮喪的情緒。接著,張的肢體是被動的,沉重的舞著。一輪舞動後,張停了下來喘息,右手捉著衣服撥涼,這時的他流露了稚氣,亦使筆著想起小時候在樓下公園玩 耍後,也是以同樣方式撥涼,只是越撥好像便越熱,越熱又越撥得快。張也是一樣,撥涼的速度節奏加快,同時身體的其他又開始舞動,而且更多了跳躍的動作,把 空間盡量擴大,看來之前的沮喪蒸發去了。音樂徐徐放慢,張又回到台中的一個空格了。他又被框住了嗎?非也,他走了下台後方,走著走著,光也暗下來,張的背 影變得模糊下來,就好像越走越遠,消失於黑暗中……舞後得知張在第一回時,是在蘇屋邨進行環境舞蹈。這地方是他小時候居住的地方,亦是香港最老的屋邨之 一,可惜已陸續被拆卸。歲月神偷、強拍條例,使舊區的聲音又顯現在新聞紙上。筆者不知舞中那幕喚起了的兒時回憶,會否同是張在蘇屋邨與鄰人回憶的一部分。 筆者在新加坡居住屋邨時,充滿著與鄰家朋友共度放學後的光陰的回憶。今日在香港,超長的工時,成人為金錢奔波至晚上;為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小朋友放學後又 要學這學那,回到家天也黑了。睦鄰關係仍存在於香港這過份工具理性的空間嗎?執政者、當權者又有多少人能明白空間可以存有的回憶及關係呢?而這些對人的價 值又豈是可量化的呢?
乘客
在台燈熄後,台後白幕升起了,獨舞繼續。王丹琦棒著一個白色的箱子出來。幕上一口氣吹散的白煙,為舞蹈揭開序幕。幕上王打開iPod,戴上耳筒,走上巴士,坐下;台上王「打開iPod」,「戴上耳 筒」,走上「巴士」(白箱),坐下(白箱),王已開始舞蹈。在王的舞蹈當中,總覺得他不能是流露著自己的情感,更是有東西想告訴我們。就好像啞巴以手代口 一字一字的告訴我們,我們又可有放慢腳步留意這不可思議的語言嗎?在錄像中,我們由沙田去到了德國,撞著便是一連串奇幻的錄像;現實裏,王的肢體隨著音樂 與錄像的加快,使得本來虛的身體化為實的,然後錄像傳來一對話,原來是王的太太問他身在何方,王亦自問我究竟在哪裏呢?王發覺自己原來仍在沙田,只是做夢 而已,最後又以吹散白煙為結,好像表示該夢不著痕跡地消失了。有觀眾後來說,舞到王的自問便結束就好了,留下一絲的餘韻。筆者也覺得這一絲餘韻,就如中國 畫般,留一點白,足以令人回味。不過,王的表演實在精彩,縱然王演後說自己只給自己五十分,但在場觀眾(包括筆者)也認為王的發揮已經很好,屬上品之作。 王藉著舞台,完成自己欲擁有的發明:「夢境攝錄機」,還把自己的舞境與眾觀眾分享。王同時以肢體展然夢的特性。我們入夢時總是不知不覺的,要分出是夢是現 實,實不容易。不久,我們夢中的時間開始走得比現實快,使人沉醉於奇幻之中。可時到最精彩的位置時,我們又慢慢能從種種的不可能,開始意識自己原來在作 夢,繼而漸漸由虛回實,醒了過來。夢裏的自己既是自己,亦不是自己。基於這兩種面向,若能把夢境抓住,說不定為吾人提供不少靈感。這次便是王作了的示範, 不知將來,他又會將另一個怎樣的夢播給我們呢?
現在完成式
現在完成式,一個為人熟悉的時態,亦是筆者兒時學英語時覺 得最難掌握的時態。現在完成式,既是形容過去的事,但又不是簡單的過去式;現在完成式,既是在現在表述一些事,但又不是拡白的現在式。現在完成式就是這種 複雜的時態。這舞的舞者是梁芷茵,但一開始時,台上的主角似乎不是梁本身,而是梁棕色的頭髮。梁的舉首投足,都是圍繞那長而微捲的頭髮。一輪沉靜的髮之 舞,梁的主體性因著頭髮拮到了面,得以浮現出來。這個浮現才使筆者發覺原來梁身上有不少髮夾。梁開始以髮夾束起,每一下的束髮,都流露出其女孩子氣。但多 番的夾髮,似乎梁也未能滿意,於是她留露出邪惡的神態,隨著小提琴的琴音,以剪刀為弓,頭髮為弦,上演了一場剪髮惡作劇之舞,以破壞的心情把長髮灑脫的剪 掉。直至地上舖滿碎髮,長髮變為蓬鬆的短髮,這小朋友的惡作劇再予以停止。梁回望著地上的碎髮,流靈出空虛的感覺。梁的肢體與地上的碎髮形成張力,將這獨 舞推至沉重的一邊。最後,梁簡單以吹散地上的頭髮,為此獨舞畫上句點。這樣一吹,實在猶似佛教中的沙畫曼陀羅,一吹便使空虛達致空的境界。演後,梁透露這 段獨舞,是因著第一回環境舞蹈時,發現維園的空間原來不斷地變化,但往往我們所留意到的,都是一點的狀態。梁認為頭髮亦有著相同的特性,我們只有頭髮太長 要打理時,與及頭髮剪掉時才注意到頭髮的存在,但往往忽略了其由短慢慢變長的過程。筆者認為這亦是普遍香港人在人生中常見的現象。在 香港中,「善用」工具理性的他們,時時只會留意到手段是否能達成目的,但期間的過程卻往往被忽略的。這樣忽略過程的人生態度,往往亦是吾人感到空虛的主 因。因為我們從沒動用我們可貴的價值理性,留意這過程的變化,當中內含的價值。就正如5.16補選一樣,不少香港人只是著眼於這補選是否浪費了一億五千萬 的公帑,卻忽略了整個補選過程中表達公義的價值。佛家曼陀羅的精粹,不只在於最後吹散沙畫空的一瞬,同時,僧人亦著重於在製作曼陀羅時,他們在製作過程 中,仍是投入、誠心的。縱然我們人生中走到最後難免一死,歸於空,但一生中的過程是否已全心投入,亦是重要的。
框框
三 場獨舞過後,是一中場休息。工作人員搬了兩塊黑板放在台前中間位置,遮蔽著舞台發生中的事。筆者想著為何要搬兩塊板出來呢?接著,更欲走到台側窺看板後發 生甚麼事,不過最後也是壓抑了自己的求知慾。幸好,這個求知慾被壓抑了。中場休息完畢,舞台的燈亮起。眼前是一個可怕且震撼的畫面。一個扯線娃娃──黃靜 婷老師,被九條棉繩繫著左手、右手、腰、左膝、右膝、右腿……背景音樂彷如將觀眾的心跳聲放大,在劇場內迴響著,形成張力。不止音樂形成張力,黃與九條棉 繩各力,嘗試在那些繩子框框下,突破其限制之間也形成了強大的張力。可是,這些嘗試是痛苦的,眼見在過程中黃的面部,也被勒出一條痕跡。舞動期間,黃每一 舉手一投足,棉繩也波浪式的晃動如同動作的餘韻,黃的力量好像永遠也被困在這框框之間。隨著時間的流逝,黃一輪嘗試之後,不但沒有擺脫那框框,情況可說是 更糟。本來,九條棉繩只是繫著黃的不同部位,視覺上起碼沒有混亂的感覺,舞動過後,黃的身體已被九條棉繩綜橫交錯地纏著。忽然,黃把九條繩子的另一端解 掉,身體帶著那糾纏著的棉繩走到舞台的後方。正當筆者思考著黃下一步在得到自由後,會如何的舞動;怎料黃又先後穿上了一雙鞋子,而這雙鞋子又分別是連著兩 條粗大的麻繩。亦即是黃這邊廂解除了棉繩的束縛,那邊廂又自己走進了麻繩的框框中。筆者還百般不得其解之際,黃便用身體告訴觀眾,框框不只是限制著我們 的,我們也可以利用框框打破自己的限制。黃藉著大麻繩,把自己拉離地面,在半空中與地心吸力抗衡。縱使黃一放手,她便重回地心吸力的框框,這一跌更是牽動 著觀眾的呼吸。不過,黃藉著大麻繩的框框,確確實實使她做到一些新事。之 後,黃更在懸空的麻繩上安睡,這一睡似黃已完全駕馭這個新的框框。黃回到地面不久,她扭動身體,扭著扭著,由於雙腿繫著麻繩,黃的扭動將自己如毛巾般扭, 那種近乎扭斃的張力,又使觀眾的呼吸凝住了。扭到極點時,黃只好向反方向扭動,擺脫那困局。她不單擺脫那扭斃的困局,更把那雙繫住麻繩的鞋子脫下來,走出 了那框框。這次擺脫了框框,黃再沒有以其他繩物把自己縛著,而是自由的在整個舞台舞動。不過,沒有了繩的束縛,黃的肢體隨同音樂卻散發出既柔而哀的氣息, 而非自由之風。這段舞使筆者覺得很漫長,最後隨著Depart and Eternity Theme- Variation II奏出圓舞曲似的音樂,黃以迷幻的舞步結束了其獨舞……數條綿繩、數條麻繩,豐富了舞蹈的可觀性。筆者在月前欣賞了香港大學舞蹈學會的年度公演,其中四 人組合Since 70’s的演出(http://www.youtube.com/watch?v=Oh3YLZkMBNg), 最為令筆者難忘。他們同有用繩,但他們用的是具有彈性的橡筋繩。這種橡筋繩使舞者的舉手投足具有更大的張力,留有更大的餘韻。不過,筆者不太明白何以獨舞 的中段會升起台後的幕,在舞蹈中它有角色要扮演嗎?話畢這些技術性的意見,黃的這段獨舞為觀眾思考「框框」提供了不少原材料,除了較老生常談的「我們要突 破既有的框框」及「毫無框框限制是否就是好」外,上文亦已提及了更新鮮的想法,便是倚靠框框完成不可能,而筆者經過上週我系的咨詢會後,亦似乎聽到近似的 想法。我系面臨三改四的大學學制,文學院欲統一收生,學生在二年級時再選其主修。系方提出縱然統一收生在資源上有機會出現限制,但樂觀地看,統一收生亦有 機會讓主修哲學的是經修課而了解哲學系,真正想讀哲學的學生。縱然新的框框帶給人新的可能,但決不能遺忘框框本有的限制特性,否則過於自信後,只會落得如 黃的肢體遭框框扭斃的局面。然而,黃的獨舞尚有一點可供思考的,便是人的自主性。我們見到黃縱一開始便九繩框框限制著,但走出這框框是黃自主的行為;繼 而,再自主地走入兩麻繩框框,再自主地走出兩麻繩框框,再自主地走入無繩框框。可見人生中走入或走出每一個框框往往是取決於人本身是否具備那改變的勇氣。 最後以英國哲學家羅素一言為此舞作結,“Man is born free, and everywhere he is in chains.”

經過剛才黃那使人繃緊的獨舞後,台 燈亮起時見到台右有一枝插著咪的咪架。到底接下來會是如王那般使人舒服的舞,或是承接黃的獨舞使人更加繃緊呢?許俊傑一出來,走到咪前,以朗誦的姿勢說 出:「歡迎收看更上一層樓……」原來許一人分飾三位節目主持,介紹著一間又一間的「理想」家居,利用肢體將它們呈現、勾畫在觀眾眼前。這邊有大床,那邊有 古董……配合著橙黃色的燈光,價值連城的豪宅,確是耀目悅眼。同一時間,許的肢體不斷重覆一連串的動作這些動作就像上班族每天的日程,穿上西裝、追趕時 間、留意匯市……其動作就好像著名默劇演員Charlie Chaplin在Modern Time在工廠作那機械式的工序一樣。而且,節奏不斷加速,好像意味著要供付那些「理想」家居,隨著樓價不斷的上升,樓奴不得不加緊速度賺錢。許不單止重 覆一連串動作,更唸上一堆的貨幣名稱。看來一般的工作也未能應付高昂的樓價,唯有嘗試通過投資外匯市場再撈一筆。在許營役的同時,他背後播出一張又一張的 圖片。圖片上並沒有大宅,亦沒有大床,更沒有古董;有的只是一些貧困家庭的全家福。到底一個家最重要最核心的是甚麼呢?許看見幕上的圖片,急促的步伐終於 停下來,停下來看著那些圖片。接著,幕上投映出以兩雙手為簷為牆砌成的家,許站在幕前、立在家中。整個畫面變得既簡單且和諧。漢字的「家」乃一頭小豬 (豕)在一屋簷下,而此豬乃由人所養。沒錯,其實種種的物質皆非組成家的必要條件,而人才是家的中心、核心組成元素。儘管那些豪宅有著各種奇珍異品,但其 主人為了這一切卻要終日出外打拼,那些家大多是冷冰冰的物件湊合而已。許看了圖片後,似是略有所悟。他的肢體不再是急促地重覆動作,而是緩了下來,整個感 覺變得平和且使人放鬆,獨舞亦緩緩結束。家中重人之言絕非新話,但奈何在香港,甚至現今社會往往卻把家中的歡愉與物質掛勾,父母為了多掙一塊錢皆超時工 作,至於孩子們,父母們便花幾分錢請一位女嫞「照顧」。試問這家是真正的家嗎?除了對家核心的反思外,筆者亦在想,許何以要以電視節目的形式作獨舞的起始 呢?只是單純的搏觀眾一笑嗎?或是許同時在對電視傳媒機構作出一定的控訴呢?筆者己在不少文章提及過在香港中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不容小噓。往往世界某角落發 生天災時,傳媒每次扛起募捐的角色,善款往往都是理想的。一些城中小事一旦能被傳媒瞄上,其新聞價值則不知因由地大大提升,成為城中亮點。總之,大眾傳媒 在社會中產生移風易俗之現象。縱然如此,該電台又何曾再現人乃家核心的節目呢?它只是商人牟利的工具而已,那管這些豪宅是否空無一人,只要把豪宅富麗堂皇 的一面展現出來,挑起人的根本慾望,起宣傳之效便可了。中華文化中的重人精神已漸漸遭洗刷掉,吾人能出於污泥而不染嗎?未來的傳媒工作者又會有運用價值理 性的勇氣嗎?
創世記2章7節
最後一場獨舞者是郭曉靈。在場刊上,郭以創世記2章7節:「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成人 形,把生氣吹進他的鼻孔裡,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名叫亞當。」為其獨舞的簡介,難道這舞是欲道出人生命的奧秘?想著想著,舞台的燈仍未亮起,台上只是 放出煙霧。心中有點不明所以,何解舞蹈還未開始呢?是出了甚麼岔子嗎?正當筆者悶得四處張望時,發覺原來台左已不知不覺間豎立了一尊泥像。再細心兩看,發 覺原來此非普通泥像,而是舞者郭曉靈動也不動的站著。人就是這樣回歸至天地初始的泥模樣。台左後方射出光束,光束射在台右中間的鏡子,繼而反射到泥像身 上。一瞬間,泥像動了起來。這束亮光就如神吐出的那口生氣,為泥像注入生命。泥像往著鏡子一步一步緩慢地走過去,郭的身體每動一分,皮上的乾泥便跌一塊。 由於泥乾了後變硬了,每塊泥土在著地時,「卡洛,卡洛…」,泥碰擊的聲音,藉著咪的放大,迴響著整個劇場。脫落的過程中,觀眾以平和的心情見證著泥的脫 落。郭 走到鏡子前,繼而轉往光源走過去,正當接近之際,劇場的燈關閉了,劇場變得一片黑暗。筆者以為郭的獨舞就此完結,以為這夜的六人獨舞也隨著這平靜的氣氛完 結。不過光滅了,樂卻沒停下。一枝射燈照在走到台前的郭的面上。這時面上還是被泥所蓋著,而郭四肢及身體上的泥,因著之前舞動的肌肉,則差不多都跌了。郭 隨著音樂,開始面容扭曲,面上的泥因著面部肌肉的起舞,一塊,一塊落下了。郭此時的模樣使筆者想起那些身體已癱瘓,只能以面部肌肉的微小跳動,與外界溝通 的病人。縱然那些人生理上有著不完整,但他們卻以堅強的意志,利用那小小的可能性,仍然與世界連接。郭的這支獨舞好像要告訴我們能得著身體,在這世上活著 已十分足夠。回想吾人來到這世界之時,本來就只得身體;他朝諸君離開時,同樣,也是只是有一肉身。因著這身體每一寸肌肉的收縮、放鬆,藉著這一點的變化, 已能夠使人與人連接一起;就像一眾觀眾及台前幕後,因著六位年青舞者的身體,有緣在人生中的這一時空共同分享他們身體的奧妙。最後郭的舞、六人獨舞也因著 面上的泥徐徐落下,而慢慢完結,讓一眾觀眾又以平和的心境,帶著各種思緒、回憶回到現實生活中。
可幸沒看第一回未使是夜的欣賞有何 缺憾。演後藝人談的時候,是次的藝術策劃劉天明先生說了一話,大意如此:「趁三十歲前,就在台上來個十五分鐘的獨舞吧,可惜我已經過了……」。趁大家還有 著青春,不妨想想有些甚麼事能他朝回味會使自己自豪,便無懼地幹吧。縱然香港當代舞算不上最受歡迎的藝術節目,但有這六位自我要求那麼高的六位年輕舞者, 利用他們的身體,結合那別出心裁的舞台佈景及效果,造出一幅又一幅使人難忘的畫面,筆者對未來當代舞的發展是彼樂觀的。他們第三回的「六翻自己之《六人共 舞》」,又為筆者帶來怎樣的力量、思緒、感動呢……
二零一零年五月九日起稿
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二日完筆

2010-06-14

重量

人們
渴望擺脫重量的枷鎖
乘著穿梭機 翱翔天際 衝上太空

行星
憧憬掙開重量的拉扯
倚賴暗物質 漫遊太空 奔往天界

重量
令行星安然繞著恆星運行
充滿 光明 溫暖
以免 黑暗 冰冷

重量
使人們穩妥立於地上行走
感到 實在 平安
不致 空虛 焦慮

重量
讓我和你得以彼此依傍
我倆 不曾以言對談
藉著重量
將彼此的 信任 了解 遷就 支持
傳至對方身心
讓人們感情的建立 變得可能

2010.6.13
寫於從上環歸家之路途上

2010-06-06

寫於六四後─「首看六四悼念集會」

因為在宿舍趕劣文,使自己八時才到達維園,那時維園六個足球場經已坐滿。本來要跟隨人群走至草地,但我不想因外因(位置的關係),使得第一次參與六四集會 的印象及體會不盡完滿。因此,在工作人員忙於指示其他參與者的時候,我潛過界限,在台右的球場邊線外站立著準備參與集會。此時發覺原來知已與我只有一人之 隔,但我決定不與她打招呼。因今天我想全心投入體會這個第一次。
整個晚會,自己印象深刻的有三:一為張先玲女士以道德與責任的承擔形容看待這歷史事件的態度;二為前八九學運領袖李海以歷史遺產形容八九六四一眾烈士遺下給我們的東西;三為當前站立的人群在集會後段徐徐坐下的時候,眼前一點一點燭光使我體證到一群人的堅持。
無疑我們決不能和當年暴政一樣,要求牙眼相報,要的只是暴政承認其八九年道義上的過錯與責任。若果有人說,當年命令軍隊進城的官員也去世了,也不應該再對 今天政權追究責任吧。我並不同意這說法,並覺中共現時的掌權人應以已故羅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借鏡。在出訪東正教教宗時,若望保祿二世坦然承認了天主 教徒對東正教徒的歷史過錯,修補了兩教的關係。只有肯承認歷史過錯,才是符合公義的政權。
李海歷史遺產一詞亦是使人深刻的一言。歷史遺產與歷史事件不同,遺產意味著此歷史是烈士遺下給我們的寶貴資產,而且我們要珍而重之地保護之,不得使其被忘 記或洗掉。文化遺產是人們,不單是當地的人民,更是世界眾人均要了解的文化。歷史遺產亦然。我們必須從這歷史遺產中提取出暴政的事實,與爭取民主的訴求, 並揭示給世界各人知道這事,承傳的擔子就是這樣由我們這代人扛上,並使華人,以致其他人知道歷史遺產及其價值。
最後,燭光莊觀的場面,不但使在場人見到爭取公義之光,同樣透過傳媒的鏡頭拍下一張又一張的照片、一段又一段的影片,讓這歷史遺產再現給其他人看,由其是那些未啟蒙、認為歷史便由後浪蓋過那血紅前浪的人看,讓他們重新思考這歷史遺產的意義。

今晨起床看見各新聞均以昨夜的集會為頭條,而出席集會的數字單看警方統計人數,也創了新高,錄得11.3萬人次。另更使人鼓舞的是內地的同胞齊以諧音字衝 擊互聯網的監管,其參與人數之多使管理員忙得連「平反六四」四字能赤祼祼的姿態立於互聯網兩小時之久。互聯網不愧是人類近代重要的發明。專政強權壓抑多年 的自由、人權,面對互聯網,這些普世價值得以從那黑暗之手的指縫彰顯出來,黑暗之手想壓也壓不住。人民得以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呼一口自由的叫喚。這刻,歷 史遺產仍聳立於神州大地之上,仍未沉沒在時間長河之中。
(2010年6月5日撰於家中)

六四集會場刊: http://www.scribd.com/doc/32454742/642110-Pamphlet

後記:
今晨看到新民主女神運回中大人民廣場上的片段,三千人的見證,使中大的傳統未致於被「政治中立」四字染上污點。不過,只嘆昨夜答允家母集會後便會回家,未能親身見證這中大歷史的光采的一頁,實在是可惜。尤幸有各學長和學弟妹的在場,讓我能沾上一點光榮感。
民主女神成功運送到中大: http://www.facebook.com/video/video.php?v=129333910425620

2010-06-05

寫於六四前-「為何要出席六四悼念集會?」

今年六四,於我而言有一定程度的不一樣。以往,我一直抱著中共只要承認六四的事實便足夠。對於不身於該時空的我,被不同媒體片面對六四的再現,實在未能, 或未敢對此歷史事件下判斷。不過,今年轉至哲學系,身在一批會出席六四集會的學長及朋友中,加上上了周保松老師的課,不得不承認自己在政治問題上,開始啟 蒙。因而,促使自己利用這下午匆匆的兩小時,以文字疏理自己去與不去六四集會的理據,希望在文末時,為自己提供一個出席與否的答案。
首先,我必需說明我對六四的立場。有別過去,我首次持有對六四下一道德判斷,便是當年中共之签為實有違基本人權,官方不旦要承認歷史事實,更必需公開承認當年的過錯。在這之上,我將討論爭取平反六四,是否必須通過集體群眾的活動表達對暴政不滿的訴求。
昨夜在Facebook 及哲棧留下的一言,得到不少回應,我便由此作疏理的起點吧!
志強助教指此事猶如孝父母,不證自明。我正正不認為不證自明,才問此問題。文西兄提出香港難得獲此自由,可舉行及參與此悼念集會,應義不容辭參與,使群眾不致忘記惡之所在,持續對暴政控訴與戒懼。另德成兄指出席集會更能與道同的人交流,更能對事件看清。
不過,我認為出席集會,會面對兩難情況,一來我認為對暴政提出控訴是需要的;二來,我亦要對那些對不出席集會的便是不支持平反六四這種過份詮釋提出反對。 前者似乎不一定通過集會進行,後者卻似乎不應屈服於這過份詮釋而出席活動。為何平時可以不以集體方式(如遊行)表達訴求,六四卻彷彿不可呢?到底六四之待 別之處在哪裡呢?
六四有別於其他事件,其象徵為極權打壓基本人權。天使佬以羅爾斯的框架回應,指每一個個體皆有義務去保護其他個體的自由及平等道德身份,而所用的方法不可 能只有一態度而已。細想之下,若我不出席是夜集會,會以甚麼形式表達自己的訴求,甚至保護其他個體(那些連運用理性反思此事也沒有的個體)的自由及平等道 德身份?寫文章嗎?現階段的我實在未有足夠的資料寫這類文章。看來,若非出席集會,我也別無他法。寫至此點,更不必討論天使佬提出有間有效性的疑問。
不過,也略為闡釋這點。在香港這片土地,傳媒的動員能力、影響力實在不容小噓。因為她更能影響那些未啟蒙的民眾。明仔提到支聯會所舉辦一年一度的六四集會 其實也有點形式化,但其出席人數往往說明了一些意義、一些堅持。也許因為這樣使得六四集會往往是另天傳媒的頭媒,出席人數往往是被強調的。這點使我覺得六 四集會恍像另一形式的投票,議題便是平反六四、爭取民主這些普世價值。這樣使得集體共同表達比私人自行表態多了一功能作用。說到此,已不能發現答案已慢慢 淨現,甚至是明顯的。接下來要處理的便是一直不去集會的其中一個擔憂,以前文提及的一個兩難局面。
先說兩難。上月中的五一六補選,不是也出現那過份詮釋的情況嗎?為何當時我有投票,而非以不投票對過份詮釋作出抗議呢?是我當天投錯票?還是今天用了一個 錯的進路想是否出席六四集會的問題呢?我發現自己再一次犯了以往經常犯的錯誤:本末倒置。想不到今天又再犯一次。兩件事件,本皆為要表達追求一些普世價 值,末俱為過份詮釋。真枉為持有康德式的倫理觀。我豈能因事件的後果為會出現過份詮釋而推番本的合理性,實在是大錯特錯。對於過份詮釋,問題更是出於詮釋 者,控訴應是對著他們而不是事件本身。
解決兩難後,再說擔憂。自從入大學時,商學院與書院的迎新營,使得自己彼忌諱一大批群眾進行的活動。那年兩度有著洗腦的經驗,盲目的叫喊口號,我實在害怕 會重臨於六四集會,害怕受到台上煸情的說話,害怕受到群眾激昂的回應,而左右了理性對事件的判斷。不過,想深一層這一想法有點像在泳池外面學游泳。今晚出 席六四集會時,得時刻提醒自己每句口號決不能因台上叫,我便和應,而是想過才叫。有著這想法,希望不會左右理性對歷史的判斷。
上文疏理了六四集會與其他政治集體活動之別,再找出六四集會與投票活動的類似,更解決了自身無知的擔憂及本末倒置的謬誤。今天總算以理性為出席六四悼念集會提供一個答案。今夜,六四悼念集會將會至少比上年一人。
(2010年6月4日撰於伯利衡宿舍11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