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9

執著 迷失 放開 覺悟


早前看了向世界出發, 這集是講及陳曉東去了東印度的菩提伽耶, 佛祖釋伽牟利得道的地方.雖則我未能有如佛祖祖一般參透出人生的真理, 但看畢後確實有了些反思.
在我而言,佛教並非一個宗教, 而是一門哲學, 一門思考如何讓人脫離煩惱的學派. 在末段住持提及要脫離煩惱, 必須了解到萬事萬物的發生,誕生乃緣所致, 今日的果乃昨日的因種成.因此, 我們要放開心中的執著, 凡事順應自然, 活在當下, 那麼便可除卻煩惱, 不再迷失.
雖然聽起來好像老生常談, 但心中卻深知非也.活在塵世間十八載有餘, "執著"二字擔當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當天生好勝心強的我, 再配合執著二字, 往往是我一次又一次衝破極裉的方程式. 同時, "執著"二字亦為我帶來了不少煩惱, 令我多番迷失. 有時自己不斷反覆問自己:"究竟我還應執著下去嗎?" , 但我的決定每次都是一樣--執著下去!" 原因是我怕, 我怕以後我會因一次的先例, 便用"隨緣"二字藉口. 如我以往說, 目標一定定於自己的極限以上. 只有這樣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濳能, 未至於遺憾. 若然我不能選擇把我的執著之心放下,那麼我豈不是永遠不能脫離煩惱?
在節目的最後, 住持的一句便成為了以上問題的鑰匙. 那句話是`:"遠離顛倒夢想, 放下心中執著."這句說話本來好像和我的信念完全相反, 我主張把目標定得又高又遠, 而住持則叫我遠離夢想, 我認為絕不能放下自己的執著, 但住持則叫我放下心中執著. 基於一個契機, 我終於能將住持的說話融入我的生活中.那個契機便是來自剛看完的小說, 深雪的閃閃鑽石糖.
以往持著自己是個無感情的科學怪人, 看愛情小說應該得著不大, 幸好友人帶我進入了這個新的領域. 只要把書中的情人身份換成"夢想","志向", 或其他事物, 便同樣能獲得莫大裨益. 而這次的得著便是"天隨人願"及"你可能是某人(夢想)的Plan B, 但亦可能是數以千萬計的人(夢想)的Plan A.
所謂"天隨人願"便是心中只要肯放下執著, 並重新接受上天的安排, "天定必隨人願", 關鍵是您能否放開執著, 迎接新的遭遇. 與Bu聊天時, 化提及"自證預言", 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Plan A與Plan B的關係. 主要是提醒我們"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取捨究竟幹甚麼時, 不妨考慮自己在哪方面有更好的表現, 滿足, 樂趣, 那麼自然會找到自己是甚麼/誰的Plan A, 屆時便應全心全意做最好的Plan A.
這兩者是相附相乘的. 未知各位, 從這兩個訊息會不會也像我一樣有所得著呢?
細味住持的說話, 便發覺他用詞的精煉. 哪些夢想要遠離? 是顛倒的夢想, 亦即是做Plan B的夢想. 至於Plan A的夢想, 既然非顛倒而又是好的, 便不用遠離.
下一句, 是要我必須分清堅持和執著. 那些我自信可達成的事便應堅持下去, 至於那些無意義的執著, 便應放下. 當放下心中執著, 心無顛倒夢想, 天隨人願, 自然便能擺脫煩惱.
看畢這集向世界出發, 除了以上的覺悟, 另有一樣事提醒了我. 和尚們每天通過與其他和尚之間的辯論, 得出真道. 沒錯, 我也應多與人作此等的思辯, 所以我已決定搞些飯局, 邀請一些高人, 交流意見, 篩走雜質, 務求提昇自己思考的境界.

2008-07-17

行山後記

自上次行山後, 縱然真的被那牛群嚇得要命, 但同時這牛群同時令了我作了一番思考.
當到了石龍拱, 眼見牛群在另一山頭無憂、悠閒地吃草, 還能俯瞰壯麗的景色, 實在羨煞旁人.
由造物者創世至今, 一眾哲學家均認為人有獨有的思辯能力, 但事實又是否如此呢?
做學問的首要條件不是有一個極高智商的腦袋, 而是能無慾無求. 只有這情況下, 才能做出大智慧.
若以此下定義, 相信牛隻或自然界的任何一員, 也比我們人類更能做出大學問. 牠們每天不用為糊口而奔波, 自由自在, 可能牠們已經參透出大量更高深的哲學, 學問, 而我們是不會明白的.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我比人聰明一點, 只因我知自己是無知的."
假如我們在大自然前還不肯承認我們是無知的. 那麼我們還稱得上是萬物之靈嗎?
要是這世上只有人類有能力進行思辯, 那麼這應該是天地造物者的不完美創造.
人被賦予獨有的高等智慧, 卻每天只為低層次的三餐, 慾望而奔波, 從不停下來反思人生, 這不是有點暴殄天物, 浪費了我們的腦袋嗎?
可惜, 人的消化系統不能消化草中的cellulose; 否則, 人便能居於山洞, 天為被, 地為蓆, 草為糧, 好好悟出大智慧. 不至於浪費了造物者賜給我們的腦袋.
不知是否自己的名字有個"峰"字, 總是享受在山上留連. 站在山卜一,上一來更接近天下間最美的地方--大自然; 二來居高臨下, 肉體脫離了繁囂的俗世, 心靈同時也能處於一個脫俗的境界,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