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6

回歸自身 《影子與我》 《泥塵》 

每年2、3 月,香港藝術愛好者總會歡騰雀躍。因為這是不少海外藝術家或藝團雲集香江的日子。不過,觀眾的目光聚焦在這些舶來品時,其實也有着我們本地藝術家的心血結晶——縱然每年藝術節只有少數本地節目。今年藝術節共有六個舞蹈表演,除了在香港票房較有保證的芭蕾舞外,還有兩個現代舞節目:有已故「現代舞蹈劇場(Dance Theater)無冕皇后」翩娜.包殊(Pina Bausch)八十年代的作品《康乃馨》;已是第三屆的「亞太舞蹈平台」,讓觀眾一睹新晉之作。在舞蹈平台的五位新晉中,其中兩位是本地舞者李思颺(Justyne)及郭曉靈(Elaine)。筆者於去年看過兩位舞者各自編了的兩個舞作,留下深刻印象。這次藉着與她們的訪談,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她們在「亞太舞蹈平台」中的作品。

《影子與我》:與容格對話

Justyne 的《影子與我》概念緣起於對影子的模仿,然後通過由影演化為人的過程,呈現不同身體部位能動的可能性。Justyne 在作品中引用容格(Carl Gustav Jung)的理論,深化了《影子與我》的深度。Justyne 表示,影子(Shadow)乃容格學說的重要概念。在 容格的學說中,Self是完整的精神狀態,但在現實中,基於成長過程中的經驗會構成對外的Ego,而一些因個人歷史或創傷被埋在潛意識或夢中的一些精神狀 態,便是Justyne 與容格的契合點─影子。另一方面,Justyne 一直對占星學有興趣: 「占星學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我們多數人也會知代表其基本性格的太陽星座。不過,每人還有上升星座及月亮星座,這兩種星座就如容格的理論,分別代表Ego 與Shadow 的性格。」這個契合點使Justyne 更有興趣將這概念化為其動作意念,呈現Shadow 與Ego 的關係。

《影子與我》的服裝以前白後黑象徵Ego 與Shadow 兩個身份,因此觀眾會見到不少反轉(Flip)的動作。這可能使讀者聯想到常在電視節目中所見到的「雌雄同體」演出(即一人以左右半身分飾雄與雌)。《影子與我》當然有與「雌雄同體」近似之處,即一個身體分飾兩個不同的性格;但我們身體左右對稱,而非前後對稱,使Justyne 以「前後」而非「左右」分開兩個角色使動作的呈現更具挑戰性。筆 者在看過Justyne 的綵排後,發現除了Justyne在舞動身體時,要刻意提醒自己前後的顛覆,觀眾亦要放下既有的前後觀念,否則會覺得演出有欠說服力。作品中 Justyne 以肢體呈現Shadow 與Ego 間拉扯與互補不足的關係,結尾的概念源自容格的夢。這夢象徵着容格「真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概念。

談到「影子」,或會好奇燈光設計在這個作品中扮演什麼角色。有趣是Justyn e 身上本來就有「影子」,使燈光、影子及燈光所產生的影三者的關係會變得既複雜又有趣。Justyne 在訪問中分享這次編獨舞的經驗猶如走進迷宮,縱有碰壁的時候,但又因碰壁的體驗,成就了下一次的解惑;每天所發生的,都成就着2 月尾的《影子與我》。希望演出時, 經Justyne 琢磨的動作、服裝的黑白分明等,能助觀眾放下既有思考框架,詰問自身的Ego 與Shadow。

《泥塵》:剝落與更新

《泥塵》乃重演Elaine 在2010年5月《六翻自己系列──六人獨舞》的作品。追溯此作的起點,源於在生命旅程中,時間的流逝印證着我們的經驗,亦因着這些經驗,使我之為我。《泥塵》最特別之 處莫過於塗在Elaine 全身的礦物泥。當這些礦物泥遇上身體的舞動時,反應十分簡單,先裂後跌。正因礦物泥是如此直接地反應動作,使Elaine 在時間、呼吸也要加以控制,例如在舞作的前半段,她希望能做到只以下半身講話。之所以選擇下半身,是因為Elaine 認為在面對生命的選擇,往往我們走的每一步,也正在「破」。Elaine 欲藉腳踏出的同時,泥裂後跌的狀態呈現這個意境。在空間運用上,她利用燈光的配合營造出一條路,就如我們生命的時間線。每走一步,也留下了泥的痕迹。當這些礦物泥跌下,意味着老去的剝落,同時亦因剝落而得到更新,《泥塵》正是表達着這兩種狀態的拉鋸與相承。作品的末段焦點會集中在舞者的面部表情。因為我們獨特的臉孔,是路途中獨特的經驗而留下的痕迹。

Elaine 表示5 月第一次將礦物泥塗上身後,等待其乾的十餘分鐘裏內心受到的衝擊。她為了不讓泥在上台前裂掉,身體不能動彈。理性縱然如此吩咐身體,但身上的痕癢與想動的衝動,與理性交戰,身邊人的冷言冷語,甚至要誘她發笑。Elaine 的思想就像被這層泥完全困住,那種孤立無助的感覺在這十餘分鐘內被放大,身體經歷着由累到麻,從冰冷到無感覺的過程。觀看《泥塵》時,若能代入 Elaine在台上的位置,以第一身去感受那種孤立的被看,或有更深刻的體會。

《泥塵》就如一幅畫作,着重意境的呈現,而非什麼至理的說明。觀眾看到泥落下時,是淒美或是更新,則看各人如何去解讀。不同的聯想,使觀眾感受時空的穿梭,遊於剝落的老人家與更新的胚胎。

亞太舞蹈平台
日期 2011 年2 月25 至27 日
地點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詳情 http://www.hk.artsfestival.org/en/prog/31/

馮顯峰

原刊香港:《信報》(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011年2月16日 p.40
Photo Credit: Dominic Wong (上); Jesse Clockwork (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