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4

注定憂愁的白天鵝?

2011年暑假「香港芭蕾舞團」(下稱「港芭」)上演的經典劇目《天鵝湖》,五場門票迅速售罄,須增設企位以應付觀眾需求。今年暑假「港芭」再度上演《天鵝湖》,更由一般五場演出增至十場。其中五場由「香港小交響樂團」伴奏,另有兩場由「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金基珉擔演舞劇的男主角——齊格菲王子。筆者觀看的場次既無「小交」伴奏,亦無客席舞者,而是8月31日晚上由「港芭」的兩位資深首席舞者金瑤和張堯,飾演《天鵝湖》的男女主角。

攝影: Cheung Wai Lok
技巧與演活的差別

 《天鵝湖》第一幕是男主角齊格菲王子的成人禮。成人禮是慶祝男生踏進男人階段的典禮,應該是歡騰萬分的一幕。在芭蕾舞劇裡,角色借舞蹈表達喜悅的心情。米瀚文這版本的《天鵝湖》在第一幕加入齊格菲王子的私人教授,正為以幽默帶動喜慶的情感。由劉昱瑤、高歌、李嘉博、魏巍所跳的四人舞,技巧方面是交足了功課,但筆者卻難從他們的舞蹈中感到成人禮的愉悅。舞者看起來似乎太著緊於舞步是否跳得對,而忽略了角色藉舞蹈來享受慶典。反而在群舞裡與王子私人教授共舞的其中一位少女(嘉莉安飾),其笑容和舞蹈渲染著慶祝踏進人生新階段的喜樂。

 當然在古典芭蕾裡,情感表達還是建基在技巧之上。以《天鵝湖》第二幕的經典段落「四小天鵝」為例,要求肩並肩的四位舞者腳部動作位置和節拍準確無誤,否則四小天鵝便會撞成一團。《天鵝湖》第二╱四幕,不論群舞或四人舞也要求高度的齊一。四小天鵝除了下半身的嚴格要求,其實頭部擺動的方向也必須一致及同步,要不然便讓觀者感到雜亂,不能與第二幕整體和諧。這夜董瑞雪、李茗、康蒂思和劉淑儀的四小天鵝,雖做到下半身準確一致,但上半身方向和節拍不齊,實在可惜。

黑白天鵝的演繹

 《天鵝湖》引人入勝、百看不厭的原因,在於黑白天鵝由一位芭蕾舞者分飾兩角。能否表演出黑白天鵝的極端對比,及如何演繹兩者內心的心境,均是對芭蕾舞者莫大的挑戰。雖然金瑤已為「港芭」多次演繹這兩角,筆者倒是第一次欣賞她的表演。觀賞過金瑤的表演,筆者喜歡她的黑天鵝多於她的白天鵝。

 黑天鵝這個角色的目的十分單一,就是使王子臣服其裙下,發誓迎娶黑天鵝,這樣白天鵝的魔咒便無法解除。因此,黑天鵝的動作素質急速而凌厲,散發著自信和嫵媚。金瑤不單在動作很好地表現出黑天鵝的性格,她的眼神散發的魅力不但吸引著齊格菲王子,更觸動了觀眾。再加上金瑤準確地拿捏舞台上的節奏、動作與動作之間的欲擒欲縱,王子自然心如鹿撞,中下魔王羅伯特的圈套。若要吹毛求疵地說,金瑤在《天鵝湖》另一經典段落「三十二揮鞭轉」(32 fouettes),未能在原點上鞭轉,慢慢移向了右方;而又不知是否受她在《天鵝湖》上演的第一星期患病影響,體力上似乎未能慢慢推高「第三幕」的能量, 算是美中不足。

 至於白天鵝,金瑤的表演技巧也是高水準:弧線與波浪的動作素質,加上帶點抖動的手部動作,充分表現白天鵝陰柔且弱質纖纖的一面,與黑天鵝形成強烈對比。但筆者在想她演繹的選擇會否有其他可能性呢?第二幕時,金瑤已經眉頭深鎖,將白天鵝塑造成一個憂愁的角色。白天鵝無疑不如黑天鵝自信,加上她承受著魔咒及保護一眾天鵝的使命,那麼多愁善感是理所當然。不過,第二幕初遇齊格菲王子,亦即嘗到愛情的潤澤,更看見解咒的希望。柴可夫斯基第二幕的音樂,並非全是悲慟的弦樂,也有輕快明朗的部分。 何以白天鵝還是如此鬱鬱不歡呢?若白天鵝未曾希望,何以觸發她第三幕得知王子與黑天鵝訂下盟誓後的絕望呢?又第二幕已是如此哀愁,第四幕憂傷的表達便難以與第二幕有太大差別,無疑減弱了《天鵝湖》的劇力。

 也許不是第一次看《天鵝湖》,再看後也沒再因有情人未成眷屬而神傷。反而在謝幕時,金瑤與張堯相擁,忽然黯然想到金瑤兩年後便到擢升為「港芭」首席十載了。那時,她還會在這舞台跳著《天鵝湖》的舞步嗎?也許,女芭蕾舞者的生涯實在太短了。

   ■文:馮顯峰

原刊香港:《文匯報》2013年10月4日 A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